【日本強排核廢水成千古罪人】Sinner

文章:高松傑

· 高松傑專欄
broken image

(圖片來自 : 烏合麒麟)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在2023年8月24日中午12時正式啟動長達30年的福島核污水排放計劃,不理全球多國家和人民反對強行排放福島核電廠核污水入海。首日排放的核污水約為200至210噸,第一階段預計排放合共7800噸,為期17天,即每日流量約為460噸,預料9月中完成。

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及強烈譴責,即時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國家海關總署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港澳地區也即時禁止10都縣水產品進口,筆者也表示堅決的支持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決定。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已多番就排放計劃對食物安全的影響向日本當局表達極度關注,表明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前,日本當局不應單方面將福島核電站廢水排放至海洋,以免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筆者希望再一次向市民大眾解解一下到底排放計劃有甚麼風險或影響?

1. 它只是一般的核廢水?

日本計劃排放的並非一般的核廢水,而是核事故後產生的核廢水,曾直接接觸損毁堆芯內的核燃料,含有大量不同種類的放射性物質。一般核電站正常運作產生的廢水是不會與堆芯內的核燃料有直接接觸,不會含有大量不同種類的放射性物質。

2. 經處理後的核廢水能安全飲用?

日方表示會把核廢水內的氚稀釋至世界衞生組織飲用水中的指引限值的七分之一,但由於這些核廢水曾直接接觸損毁堆芯內的核燃料,即使已經淨化處理,仍可能含有不同種類的放射性物質(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也有提及,經處理的核廢水,除了氚之外,最少找到七種帶高劑量放射性輻射物質,包括碳-14、鈷-60、鍶-90、銻-125、碘-129、銫-137、鎝-99)。如果擬排放的所謂“處理水”真的安全無害,日方爲什麽不在本國境內處置?爲什麽不將其循環再用?

3. 排放計劃真的安全?

排放計劃的安全性建基於大量假設。有關的廢水排放量超過130萬立方米(大約相當於500個標準泳池),並將持續30年,實屬史無前例。排放計劃要安全地進行,整套淨化處理系統必須長期有效管理和運作。日方沒有證明淨化裝置的長期有效性和可靠性,而東京電力公司管理出現問題的情況則時有發生。在缺乏有相關持份者充分參與、獨立有效的長期國際監測機制的監察之下,這些安全假設最終能否成立實在存疑。近日東京電力公司發現福島核電站有輸送核污水的軟管破裂,導致核污水洩漏,廠方在儲存罐附近抽驗的水樣本顯示,氚濃度達到每公升6.7萬貝可,已超出安全標準。東京電力公司至今僅稱可能是拆開軟管包裝時,刀片割爛軟管所致。

4. 排放之後就可以安枕無憂?

核廢水排放計劃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的長期潛在風險不容忽視。部分放射性物質的壽命長達數千年,被排放到海洋後會繼續存在,可能通過生物富集效應,隨海洋生物遷徙和在食物鏈積累。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於2023年5月在福島核電站港灣內捕獲了一條海魚,其體內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出日本食品衞生法所規定標準180倍,情況令人非常擔憂,香港市民一向愛吃日本海產、壽司、刺身、魚生蟹腳,還有零食等如薯片、啤酒,如食用核廢水的產品的確會對健康造成重大的風險。

5. 有没有真實案例?

近日在日本有核爆受害者後代組成的日本「全國核爆受害者第二代團體聯絡協議會」在長崎市召開記者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表示抗議。很多核爆受害者第二代表示長期見證父母在輻射影響下遭受痛苦,自身也無法排除遺傳性影響,終日擔心健康。他們呼籲政府和東電公司「負起責任,在陸地上保存和管理處理水」。有研究員曾表示

一旦核度水源源不斷的被排入海洋,將改變人類DNA(去氧核糖核酸),造成下一代畸形、殘疾等,後患無窮,貽害將長達數千年甚至數萬年。

6. 核廢水多少天會流入香港?

清華大學團隊曾模擬日本核廢水排海,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最快360天後流入香港,加上季節會影響水流,預計直至冬天,香港水域就會受影響,1200天後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最後影響全球。

7. 核廢水對香港海洋的影響?

香港四面環海,香港市民也喜歡海上活動,另外有很多當地漁民都是靠捕魚為生,很多香港民眾都特別珍惜海洋的生態環境。

8. 沒有其他方法?

日本共同社8月20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及俄羅斯在中俄7月下旬一同向日本提出20項質詢清單,同時建議以水蒸氣方式釋放進大氣。建議指以水蒸氣形式釋放進大氣,會對周邊國家影響較小。兩國日方估算排海成本約為34億日圓,僅是排入大氣的十分一,筆者認為以日本現在低迷的經濟情況來看,他們只會自私地以「經濟成本考慮」選擇排海方案。不負責任地把成本和風險轉嫁全球,要全球人類埋單。

9.特區政府採取什麼有效措施確保食品安全?

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基於必須作有效預先防範的原則,香港特區政府早已於7月12日宣布,爲保障香港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計劃一旦日方啓動排放廢水,便會立即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都)縣的水產品進口香港。另外為審慎起見,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已於6月中檢測所有由日本進口的水產品及加強檢測相關的加工食品,並會繼續在進口及零售層面做好把關工作。

10. 香港有危有機 善用內循環 更好融入國家大局

筆者認為日本食品絕非不可替代,事實上內地的水產類、零食等食品也非常優質,北上消費熱爆就是一個體現,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應趁此機會,更好地做國家雙循環戰略促成者,引入內地各優質水產類、零食等食品取代有危害的日本食品,實足合情合理。 香港作為大灣區四個核心城市之一,抓住雙循環發展戰略機遇,積極推動大灣區發展也是理所當然。

筆者曾是2014年綠星級環保大使,在印度成為首位華人青年榮獲第二屆全球可持續發展領袖獎(Global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Awards 2014) ,以前也常入大學和中學與同學分享下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知識,基於本身對可持續發展、環保的認知和理解和以上的分析,也因為環保無國界,這事絕對關全人類生命安全,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關乎全球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問題,筆者就打從一開始已經堅決反對及強烈譴責日本排核廢水,日本排核廢水的危害不是表面的,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是永久的,核污水會漫漫改變和破壞人類和生物的DNA,可禍延很多後代!筆者就要對得住我們下一代,所以必會拼到最後,拼命守護守護這個美麗的地球!歷史和全球人民也不會忘記2023年8月24日這一天,70多年前日本發動軍國主義戰爭對全球人類硬性謀殺,今天日本發動核廢水強行排海就是軟性謀殺,本質上也是自私和醜惡的行為,筆者呼籲各方能夠團結挺起來,向向日本的自私行為說不!「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托底人民生活安康。也要提升生態安全的意識,努力保護,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