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身在福中應知福】
【香港人身在福中應知福】
文章:林伯強
香港人幸福嗎?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最近2項關於人類幸福感的調查報告。首先,港學術及教學交流協會2月底至3月初向全港市民派發網上問卷,調查「港人海外留學或工作意向」,收回503份問卷,結果顯示逾七成和近四成受訪者分別表示過去3年曾考慮到海外升學和海外工作。5個選項中,最多人揀的原因是生活壓力(57.5%),其次是政治環境(51.9%)。由此可見,半成受訪者覺得生活在香港並不幸福,有意離開香港,移民外國或海外升學,尋找他鄉的幸福環境。
但是,外國生活是否比香港幸福?我們可以參考另一份問卷調查,國際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Ipsos)發布了一份有關全球幸福指數的調查報告,該機構於2022年12月22日至2023年1月6日,通過其全球顧問在線調查平台,對32個國家的22508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32個國家之中,幸福感指數最高的國家是中國(91%),其後是沙特阿拉伯(86%)和荷蘭(85%)。相反,一些港人的移民和升學熱門國家,例如美國和英國,這些國家的幸福感指數排名相對落後。美國的幸福感指數排名第14位(76%),而英國的幸福感指數排名第22位(70%)。
其次,該調查機構也統計了以上國家近年的幸福感指數趨勢。根據IPSOS最近11年的同類型調查數據,中國的幸福指數在2011年12月是78%,上升至2023年1月的91%,合共上升了13%。相反,美國的幸福指數在2011年12月是85%,下跌至2023年1月的76%,合共下跌了9%。另外,美國的幸福指數在2011年12月是79%,下跌至2023年1月的70%,合共下跌了9%。
另外,這個調查也針對了受訪國家的政治及社會、經濟狀況。根據調查結果,美國受訪者對政治及社會、經濟滿意度,分別為35%及34%。另外,英國受訪者對政治及社會、經濟滿意度,分別為27%及19%。由此可見,美國與英國的評分非常低,其國民自己國家政治和經濟狀況感到不滿。
例如,美國近年捲入政治互鬥,共和黨與民主黨互相拆台,推倒對方的既有政策,使國家民不聊生。其次,美國於2023年3月接連多間銀行出現財務問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與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宣布倒閉,存戶血本無歸。再者,美國種族歧視嚴重,2020年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被白人警察跪殺致死,觸發美國五十個州暴動,反對種族歧視。另外,美國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於2023年2月發生運載有毒化學物火車出軌意外,導致環境污染,釀成生態災難。
另一方面,英國自從2019年脫離歐盟之後,政治局勢動盪,執政保守黨先後換了幾位首相,包括約翰遜(Boris Johnson)、卓慧思(Mary Truss)以及現任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其次,在2022年俄烏戰爭發生之後,英國盲目跟隨美國全方位制裁俄羅斯,切斷進口俄羅斯所有商品,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導致通脹颷升至雙位數字,物價高漲,國民生活艱難。由於通脹高企,國民生計成疑,迫使工人上街罷工,包括鐵路、海事、公路運輸、希思羅機場、邊防部隊、郵差、護士、救護員等等,導致公共服務面臨癱瘓,社會運作失常。
面對以上種種生活困境,美國與英國的國民幸福感指數直線下滑,全球排雙雙下跌。相反,中國的幸福感指數在近年不斷上升,今年升至首位。究其原因,全賴中國領人能夠「以人為本」施行政策,提升國民的幸福感。例如,國家主席於2015年在中央全面罙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議上指出:「要科學統籌各改革任務,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往、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使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之後,全國各級官員鼓足幹勁,想方設法提升國民收入,實行精準扶貧。結果,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今日之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會保障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因此,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能夠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分享國家的發展成果。例如,香港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交易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只要我們立足香港、背靠祖國、立足世界,便能在動盪的全球環境下克服挑戰,繼續保持高水平的生活素質,感受到美滿和幸福。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