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冷空氣影響,中國內地自4月11日起遭遇大範圍、高強度的極端大風天氣,部分地區風力達災害性級別,交通、旅遊及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中央氣象台於4月12日同時發布大風、強對流、沙塵暴及暴雪四項預警,北京市更發布近十年來首個大風橙色預警,顯示此次天氣的罕見性和嚴重性。
北京成為此次大風天氣的重災區之一。12日凌晨,門頭溝高山玫瑰園氣象站錄得全市最大陣風14級,風速達每秒45.2米,平原地區陣風普遍達8至11級,山區更達13級以上。強風導致全市園林部門出動逾2.1萬人次,處理倒伏樹木843棵、折枝2572處,壓車、壓線等事故均得到及時處置。截至12日下午3時,北京未報告因大風引發的傷亡。
受大風影響,北京多地生活秩序被打亂。部分超市出現短暫搶購潮,但北京市商務局強調,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呼籲市民無需囤貨。同時,故宮博物院、圓明園等景區宣布12日閉園,頤和園遊船停售船票,環球影城等景點也暫停開放。北京地鐵15條地面高架線路停運,多場馬拉松及中超比賽延期。
截至12日中午,受惡劣天氣影響,全國範圍內取消航班超過3200架次,創今年最高紀錄。華北地區機場受影響尤為嚴重,北京首都機場及大興機場取消航班超900架次,天津濱海機場、石家莊正定機場等也有約四成航班取消,部分進港航班被迫備降。
南方地區同樣受到波及。廣東省因強對流天氣,局部地區出現12級雷雨大風及冰雹,廣州、深圳、珠海等多地交通受限。深圳鐵路部分普速列車停運,廣州南沙客運港往返香港的航班暫停,珠江口多條客運航線停航,包括廣州琶洲、南沙至港澳的航線,以及珠海、中山、東莞等地的海上客運。港珠澳大橋海事局12日下午5時啟動交通管制,禁止內河船通過橋樑航道。
廣東省三防辦提前部署,預計11日夜間至12日全省將迎大範圍強對流天氣,中北部地區降雨可能引發山洪及地質災害。廣東交通集團對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跨江跨海通道加強巡查,確保安全。各地部門積極採取防禦措施,力求減少災害損失。
中央氣象台分析,此次大風天氣由快閃型冷空氣引發。北方大風主要因氣壓梯度大及高空動量下傳,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南方大風則由冷空氣南下後的氣壓梯度和對流氣流下沉導致,持續時間較短且較為分散。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局部陣風可達12至13級,氣象專家馬學款指出,山區山口及高樓間的「狹管效應」易加劇風力,12至13級強風足以對地面物體造成極大破壞。
中央氣象台及地方當局多次呼籲民眾減少外出,避免高空墜物及強風風險。北京市應急辦提醒市民停止戶外活動,北京市教委則要求學校視情況調整放學時間。預計大風天氣將持續至13日上午,部分地區或於下周稍晚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