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社會整體回穩,法治秩序逐步修復,但正如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近日指出,國安風險仍然存在,且滲透方式更見隱蔽。他特別提到,有店鋪在單據上印製暗示性甚至明示性的字眼,企圖在日常生活中散播「軟對抗」言論,顯示部分死心不息的反中亂港勢力,仍在伺機而動。
事實上,以「黃書店」為代表的文化滲透早已非新鮮事。前公民黨區議員黃文萱辭去議員職務後,開設了「獵人書店」,表面經營書業,實則販售大量反政府、撐黑暴意識濃厚的書籍,並頻繁舉辦以「抗爭」、「自由」為主題的活動。更令人關注的是,黃文萱近期帶同店舖參加台北書展,公然售賣涉及煽動情緒的書籍,充分暴露其政治圖謀。
另一例子是「一拳書館」,由龐一鳴創辦,打著文化交流之旗,實際卻以讀書會、書展為名,滲透校園、荼毒學生。該書店過去數年曾多次進入本地中學舉辦推介活動,並與曾因出版煽動刊物而被定罪的「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合作,推動《羊村守衛者》等偽兒童繪本,向幼童灌輸仇中思維。其手法之隱蔽,目標之毒辣,令人深感不安。龐一鳴本人亦曾公開表示,「賣書之外要做更多的事」,可見其經營動機絕非單純商業行為,而是有組織、有預謀地進行長期的「軟對抗」。
如周一鳴處長所言:「很多人仍然死心不息,借助不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散播軟對抗言論。」這些黃書店,正是以文化、教育之名,行政治滲透之實。他們善於利用書籍、單據、活動等載體,將反政府信息包裝得若隱若現,潛移默化地影響市民,尤其是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在此背景下,家長們必須提高警覺,切勿以為孩子參加的讀書會、書展便必然安全無虞。事實上,某些活動內裡早已被植入強烈政治色彩,稍有不察,便可能令子女成為被滲透、被洗腦的對象。學校方面,亦應加強對外來文化活動的審核,嚴格把關,杜絕任何具煽動性質的團體進入校園。
香港今日得來不易的穩定局面,絕不能因一時鬆懈而失守。面對「黃書店」這類型態的滲透與挑戰,全社會都應警醒起來,從家庭、學校到社會各界,形成堅實的防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守護好香港的未來,確保下一代在健康、積極的環境中成長,不被仇恨與對立所荼毒。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