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媒劣跡斑斑 公關拒門有理】
【黃媒劣跡斑斑 公關拒門有理】
筆者: 路見筆評

近日,澳洲活動公司TEG Sport聯同香港足總及啟德體育園宣佈,將於今年7月26日及31日舉辦「香港足球盛會2025」,邀請英超勁旅阿仙奴、熱刺、利物浦,以及意甲AC米蘭來港獻技。這場備受期待的足球盛事尚未開鑼,已掀起熱話——不過,這次焦點卻落在本地「黃媒」Channel C再次被拒於門外。據報,資深體育公關莫柏昇(Sean Moore)要求現場公關團隊禁止Channel C記者入場採訪記者會,卻引來該台一貫的「受害者」姿態。然而,若細看Channel C的過往劣跡,這次公關公司的決定非但不令人意外,反而顯得合情合理,甚至值得點讚。
事件始於「香港足球盛會2025」記者會當日。Channel C記者提前到場,在傳媒登記處放下卡片,卻被要求在場外等候約10分鐘,最終被告知「唔入得」。該台隨即大肆渲染,指公關人員未有解釋原因,甚至連其他運營普通Facebook專頁的「行家」都能入場,質疑自己被針對。然而,這種「無辜被拒」的說法,聽來似曾相識——回想早前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Channel C同樣屢次申請採訪未果,最終在聯合記者會上被拒,當時他們亦是指責主辦方及公關公司Elitestep「一句DQ落閘」,抹殺其採訪權利。兩次事件如出一轍,問題在哪?答案或許不在公關,而在Channel C自身。
細察Channel C的「履歷」,其劣跡早已不是秘密。該媒體曾多次捲入拖欠員工薪金爭議,面臨租金糾紛,更有資金來源不明的質疑。這些營運層面的問題,已令業界對其專業性產生懷疑。如今在業內,Channel C儼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僅多家主辦方對其敬而遠之,就連不少從業員亦對其避之則吉,唯恐沾上關係有損自身聲譽。更為嚴重的是其採訪態度和工作方式:在七欖賽事中,他們在截止日期後才匆忙提交申請,被拒後反指主辦方「無回應」;被要求提交採訪計劃書時,竟以「業界好少咁做」為由推搪,顯示出對專業規範的漠視。
專業媒體採訪大型活動,遵守主辦方設定的規則乃基本要求。然而,Channel C在七欖期間被要求遵守規範,如不得直播、需提交計劃書等,均被其視為「無理要求」,甚至質疑公關對其器材的關注是「雞蛋裡挑骨頭」。這種拒絕配合的態度,加上過往散漫的工作作風,難免為主辦方留下負面印象。
「香港足球盛會2025」作為集結多支國際頂級球隊的大型活動,其訊息發佈自然需要謹慎處理。主辦方希望與專業、可信的媒體合作,向公眾傳遞準確資訊,乃情理之中。反觀Channel C,不僅營運模式存疑,其報導風格亦常以聳動、偏頗見稱,時有扭曲事實以博取關注之嫌。在如此重要的國際賽事中,若該媒體入場後有不當報導,或將影響活動形象甚至香港國際聲譽。
值得一提的是,Channel C面對被拒後的態度更加值得商榷。他們迅速將所有責任推向公關負責人莫柏昇及其團隊,卻絲毫不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足。這種「我永遠無錯,錯在別人」的心態,正是不專業的最佳寫照。專業媒體理應在被拒後自我檢討,尋找改進空間,而非一味對外發難,這亦進一步佐證了拒絕其入場可能是明智之舉。
國際體育賽事的媒體准入向來有嚴格篩選。主辦方有權根據媒體的專業程度、影響力及過往表現等因素,決定允許哪些傳媒入場採訪。這不僅是為了確保活動訊息的準確傳遞,也是對觀眾負責的表現。試想,若大型賽事任由所有自稱「媒體」的機構入場,不論其專業水平如何,最終受害的必然是廣大觀眾。
即將在香港上演的利物浦對AC米蘭、阿仙奴對熱刺的頂級對決,理應成為本地球迷的焦點。公眾期待的是球場上的精彩表現和專業的賽事報導,而非某家媒體的無謂爭議。公關公司拒絕Channel C入場,乃是對賽事品質、對專業傳媒操守的堅持。若Channel C真心欲改變現狀,當從提升專業水準著手,而非一味怨天尤人。媒體權利應與責任並重,方能贏得尊重與信任。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