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立專業團隊 幫助學童走出情緒幽谷】
【學校建立專業團隊 幫助學童走出情緒幽谷】
香港自19世紀開埠以來,各種疾病不斷威脅本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例如,香港自1894年至1926年的30年間,鼠疫幾乎每年都在香港出現,總共導致超過2萬人死亡。除了鼠疫之外,香港常見的傳染病還有流感、水痘,以及手足口病等等。因此,傳染病是香港早期的最大健康威脅。到了上世紀70年代,除着經濟騰飛,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防疫意識增加,傳染病的威脅也隨之降低。但是,因為部分港人生活習慣不佳,例如暴飲暴食、缺乏運動和日夜顛倒等等,致使身體出現不同種的慢性病,例如症和糖尿病等等。
今天,香港居民隨了應付傳染病和慢性病之外,還需面對21世紀新型健康威脅,那就是情緒病,包括抑鬱症、驚恐症、強迫症等等。有人認為情緒病不及傳染病和慢性病嚴重,最多影響患者生活,不至危及性命,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根據心晴行動慈善基金「2022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發現15.3%受訪者有焦慮症徵狀,12.1%有抑鬱徵狀,整體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是47.64分,低於50分的合格水平。引致受訪者焦慮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青少年組別受訪者主要擔心學業問題。
香港學童的學業壓力巨大,有機會出現情緒問題,甚至自殺。根據教育局資料,2020至2022年全港中、小學向教育局匯報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中,超過九成為中學生,當中高中生過半,不足一成為小學生。在學生自殺的個案中,不少學生均有不同類型的情緒問題。學生患情緒病的原因眾多,例如有一半涉及單親家庭和離婚家庭。另外,香港自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學校停課,學生轉為網上學習,到了2023年復課的時候,部分學生出現了一些未見過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有學生溫習時因小事突然失去理性,甚至企圖爬窗等等。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情緒有需要支援的學生。例如,從2017年至2018年起,主流中、小學「學習支援津貼」在原有8類「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外,新增涵蓋至精神病學生,針對性加強照顧相關學生在學習、社交、情緒和行為上的需要。為此,教育局要求學校採用三層支援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提升教師照顧這些學生的專業能力,推出融合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架構。在這架構下,教育局為教師提供三層有系統的課程,即基礎、高級及專題課程,並訂定培訓目標。根據這個架構,預計在2026至2027學年完結時,每所公營普通中、小學需要達至80%的教師完成基礎課程,20%的教師完成高級課程,以及25%完成專題課程。
除了增加教師的培訓之外,教育局也增加了駐校社工的比例,由上世紀70年代尾的「4校1名社工」,逐漸增加到2020年的「1校2社工」,而駐校心理學生也由原來的「2校1心理學生」,提升到「1校1心理學生」。因此,學校面對學生的情緒問題,有多個專業人士作出支援,包括教師、社工和心理學家。他們互相配合,透過觀察、評估和介入,盡早發現受情緒困擾的學生,從而作出適當的幫助,讓他們走出情緒困境,重投正常校園生活。
除了引入專業人士之卜外,學校更要營造關愛文化,給予學生正能量。例如,學校審視學生的功課量、學校的測考評估安排及小息和午膳時間,以及增加學生體育活動的機會,確保學生有足夠的作息時間和空間進行有益身心活動,與教師及其他同學互動,以增強聯繫感和提升快樂指數及精神健康。其次,學校師生需要關懷自己,愛護別人。班主任可以營造班級,例如籌辦旅行、郊遊和音樂會等等,透過建師生間緊密和互信的關係,讓學生更安心地表達情緒及主動求助。
當然,學生的情緒問題部分來自學業,也有部分來自家庭。家庭對學生的成長極為重要,父母的精神狀態和心態均會影響子女的精神健康。故此,教育局和家庭與學校合作宜委員會、十八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和各區地區校長聯會合作,舉行相關網上家長講座,持續積極推展家長教育,增強家校合作,確保學童在愉快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