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中港官員:CFHK背後的推手與白色恐怖操作】
【美國制裁中港官員:CFHK背後的推手與白色恐怖操作】

近日,美國宣布制裁六名中港官員,包括董經緯(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署長)、區志光(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林定國(律政司司長)、蕭澤頤(時任警務處處長)、王忠巡(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二))及趙詠蘭(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一)),指控他們利用《香港國安法》進行跨國鎮壓。推動此次制裁行動的,正是「香港自由委員會」(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簡稱CFHK)及其相關人物,包括許穎婷。
制裁六人:美國政治操作的延伸
美國政府指控他們侵犯人權、打壓異見,並試圖將《香港國安法》的影響力擴展至海外。從CFHK於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的宣傳行動可見,他們大肆渲染制裁的影響力,意圖塑造國際輿論壓力,迫使中港政府讓步。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這些制裁措施,究竟是否真正為了香港人的福祉?還是另有目的?
CFHK白色恐怖操作
自成立以來,CFHK一直以「爭取自由」為號召,但實際運作中,卻不斷利用白色恐怖手段打壓異見,製造恐慌。
例如,CFHK最近推動美國關注香港針對海外港人發出的通緝令問題,並由Brian Kern撰文,將香港政府抹黑為「以家人做人質」的極權體制。
然而,Brian Kern本人背景備受爭議,被指曾涉及黑暴軍事策劃,屬高度政治化人物。他的文章並非單純的資訊分享,而是帶有明顯煽動成分,旨在加劇海外港人對香港政府的不信任感。
此外,CFHK亦透過社交媒體將個別案例情緒化處理,如許穎婷父母被國安機關帶走協助調查一事,將原本正常的法律程序扭曲為「政治打壓」,以圖誤導公眾,煽動對特區政府的敵意。
許穎婷的角色:從亂港青年到外國走卒
作為CFHK骨幹之一,許穎婷的成長軌跡耐人尋味。自十三歲參與反國教運動起,隨後涉足非法佔中及本土民主前線活動,可謂由小至大,始終活躍於亂港勢力之中。
《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許穎婷迅速潛逃至美國,並成為CFHK的主要成員之一,繼續在國際上抹黑香港。她不僅公開要求美國制裁香港官員,更積極推動關閉香港駐美經濟貿易辦事處,試圖打擊香港與外界的經濟聯繫。
更甚者,她與黎智英的海外律師團關係密切,干預香港司法程序,要求釋放涉違國安法的被告。此等行為,無論從邏輯還是道德層面,都難以自圓其說,令人質疑其真正動機。
亂港無出路
在當前全球局勢動盪之際,香港尤需堅守穩定與法治。CFHK等組織以「自由」、「人權」之名行對抗、分裂之實,並非真正為香港市民謀福祉。
許穎婷、Brian Kern等人操弄「白色恐怖」手段,意圖在海外製造恐慌與分裂,手法其實並不高明,只要稍作理性分析,便可洞悉其中虛偽本質。
面對這種外部操控與情緒煽動,香港市民應保持冷靜判斷,不應輕易被利用。香港的未來,必須建立在理性、法治與社會和諧之上,而非依賴外國勢力的干預與操弄。
最後奉勸一句:亂港無出路,賣港無前途。真心愛香港者,應以守護本地繁榮與安寧為己任,而非成為外國勢力的棋子。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