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早享受?】

文章:朱庭萱

· 朱庭萱專欄
broken image

自從香港逐步放寬社交距離和對外通關,確診率不斷上升。我身邊有些堅守了三年不敗之身的朋友們,大都在這聖誕新年假期中無一幸免,全部確診。

當然,大部分也是極為輕症,休息兩、三天便痊愈,但這都是些打齊三針的人。香港每天仍有死亡個案,但大部分都是未打針或未齊針的長者。所以數據的確顯示了打疫苗的重要性。它不能令你完全不中新冠,只能令你減低感染風險及重症。

反而中了新冠的人,便有三至六個月的抗體。這段期間再中的機會是非常之低,比疫苗更有效,但當然也有例外。所以,坊間一直都有說「早中早享受」的自嘲笑話。由其是些打算去旅行的朋友,更說寧願旅行前在香港先中招得到抗體,總好過在外遊期間中病倒而影響行程。

現在外國,大部分已經全面開放,確診不需隔離、更不需再帶口罩,所以未中過的朋友在外地更容易感染。

英國是首個早在四月最嚴重時期推行「與病毒共存」的國家,當時咒罵之聲此起彼落,說當時的首相約翰遜為掩飾自己的政治醜聞而開放,不顧市民生死。但竟然又被這「神經刀」決策走先一步,變成是眾多國家中最快從病毒中復常的一個。

現在連獨自緊守去清零的中國也要跟隨開放了。當然宣布開放後也引起很多人民質疑,為什麼要在三年嚴控後突然放鬆,是否大家也會白費幾年心機?要明白,這病毒是沒法獨靠中國清零而消失,中國亦不能長期封關而繼續影響經濟和民生。

現在中國放寬,絕對會在短時間內急速增加確診數字。但國家一直拖到病毒殺傷力最弱的時候才開放,亦是為人民著想。你看其感染力,若不是國家一直嚴控,中國一定會醫療崩潰,死亡數字驚人。而外國因為注射疫苗和感染而達至全民免疫,中國也只能走同一方向才能復常。所以這不是躺平,而是在時機最穩定的時候才出手。所以,當過了這開放初期的感染高峰期後,便會慢慢平穩下來。

有人投訴中國人確診數字不夠透明度,但你看連英國於十二月開始也不再供公佈確診數字,就算在香港你也會發現身邊有一半以上的確診者也沒有申報。我絕對相信香港起碼有七、八成人已經感染過了。試問那些官方數字又有何影響及指標性?

當然,每天仍有人因確診而死亡。但現在如早開放的英國,其因新冠的死亡率,已比起季節性流感而低了,這便是全民免疫的效力。

當然中國現在迅速開放,絕對會引起短時間內的大量感染,病死率即使再低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影響。何況內地老人家的接種率跟香港之前一樣是偏低,之前叫大家接種都不願藉口多多,現在開放了便怕重症搶著去打針。所以這都是人類的劣根性,不殺到埋身也不肯盡公民責任提早接種預防。

相信經過一輪過渡期,中國也會達致全民免疫。但請大家仍要注意衛生及做好預防,去令傷亡減至最低。因為我們都要面對現實,逃避不了要與這病毒共存的新世代。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