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

· KOL 精選
broken image

近期,香港記者協會(記協)高調召開記者會,聲稱有多名記者及其家人、僱主遭受不同形式的滋擾和恐嚇,意圖干預新聞自由。然而,這番看似義正辭嚴的指控,卻在香港社會激起了巨大的爭議浪潮。不少市民直指記協立場偏頗,其所謂的「受滋擾」指控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旨在配合外部勢力抹黑香港,為其干預中國內政提供藉口。

首先,記協對「滋擾」的定義模糊不清,刻意將正常的社會監督和批評扭曲為「恐嚇」。早前,有記者因涉嫌違反海關條例被依法搜查,記協不分青紅皂白便將其渲染為針對記者的「性騷擾」,更將公眾對此事的批評和質疑解讀為「恐嚇」。這種將一切不利於自身的聲音都扣上「恐嚇」帽子的做法,不僅混淆是非,更試圖製造社會恐慌,壓制正常的輿論監督,其用心可謂險惡。

其次,記協長期以來一直試圖無限放大新聞自由和「第四權力」,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綱上線,渲染成政治打壓。他們似乎忘記了,新聞自由並非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絕對權力,而應建立在客觀、公正、真實的基礎之上。然而,記協卻選擇性地忽視這些基本原則,慣於以「新聞自由」之名,行干預政治、煽動對立之實。他們只為迎合自身的政治立場而發聲,甚至不惜扭曲事實、製造社會矛盾,其行為與新聞專業操守背道而馳。

更令人氣憤的是,記協一方面聲稱記者受到「恐嚇」,另一方面卻對批評自身的聲音置若罔聞,甚至反咬一口,指責批評者是在「攻擊新聞自由」。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充分暴露了記協的虛偽和霸道。在他們眼中,只有自己擁有「言論自由」,而批評他們的人則是在「打壓新聞自由」。這種將自身凌駕於法律和道德之上的傲慢態度,正是其失去公信力的根源所在。

更令人質疑的是,記協此次指控的唯一依據僅僅是一份「匿名」問卷調查,其可信度和代表性都令人難以信服。所謂的「受害者」身份不明,其遭遇是否屬實也無從查證。這種操作手法與2019年黑暴期間如出一轍,當時也不斷有人聲稱遭到攻擊或侵害,但卻拿不出任何證據,最終被證明是子虛烏有。記協故技重施,企圖用這種拙劣的手段來煽動社會情緒,其用心可謂昭然若揭。

更為蹊蹺的是,記協此次問卷調查早在六月份就已完成,卻偏偏選擇在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香港經濟和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後才高調公布結果,其意圖不言自明。顯然,記協試圖通過炒作「記者受滋擾」議題,為美國提供更多制裁中國和香港的藉口,其甘心充當外部勢力馬前卒的角色暴露無遺。

事實上,記協早已淪為一個政治化的組織,其所作所為並非真正為了香港記者發聲,而是為了迎合其背後的政治勢力,為其政治圖謀服務。他們選擇性地忽視新聞專業操守,肆意踐踏新聞倫理,其行為早已引起香港社會的廣泛不滿。

回顧2019年黑暴期間,香港無線電視新聞採訪車被暴徒打砸,中國記者傅國豪更遭到圍攻和非法禁錮,當時的記協對此視而不見,甚至為暴徒的惡行百般辯護。這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態度,充分暴露了記協的虛偽和雙重標準。

面對記協的種種劣跡,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其政治化的炒作所迷惑。我們相信,只有堅持客觀、公正、真實的原則,才能真正捍衛新聞自由,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而那些試圖將新聞自由變成政治工具,為外部勢力服務的組織和個人,最終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劉文杰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