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985」、「211」解碼

Up

· 港聞
broken image

近年在中國內地廣為人知的詞彙「內捲」,即內捲化(Involution),有過密化的意思,是指重複做無意義的事、付出大量努力卻得不到等價的回報。事實上「內捲」文化雖然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但在大多數國家並無一個明確詞彙去形容這概念。直至2020年開始,「內捲」一詞在中國大陸成為人們廣泛知道的詞彙,並在原意上加入惡性競爭、向下沉淪、自我審查、苦中作樂等更為負面的含義。「捲」套用在打工仔身上是代表「工時」,若果放在大學生身上便是學歷的意思。

過往有內地生為了逃避國內的「內捲」情況,他們尋求到海外升學,香港當然是一個便宜的選擇。故此有更多內地學生蜂擁來港,導致本港大學的碩士門檻被大幅提高。

根據入境處的數字顯示,2021年共有31,123名內地學生獲准入境在港讀書,相比去年增長19.16%。原因是政府大力推動「搶人才」政策,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簽證的逗留期限,目的是便利非本地學生留港工作,保持香港的競爭力。

八大高等院校的碩士學位,其實對於內地學生是首選。去年有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市民認為香港的「內地人才」甚具競爭力,因為他們中英語文能力甚佳,年青有活力,加上刻苦耐勞,只欠缺國際視野,來港讀書或工作,可讓他們得到這方面的能力解鎖。

究竟國內那類型大學畢業生會來港修讀碩士課程?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大學分類,內地的大學大致可分為「985」、「211」及「雙非(非985及211)」三類。

「985」是一個教育計劃,此名來自於1998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提出的想法,計劃實施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985工程」一共包有39所大學,無論是綜合實力、學科教育還是科學研究的表現,都位居中國大學中的領先地位,並保持著一流水準,可說是國內的頂尖名校。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漸在各省市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優先給予補助經費,即是所謂的「211工程」。

由於國內大學生的畢業人數在2023年又創新高,現時擁有學士學歷已經不夠用。而碩士學歷由「必殺技」轉變成「入場券」,加上香港與英國的碩士課程年期只需1年,遠較內地的2至3年短,在金錢和時間成本上變得極具吸引。

近年香港碩士的入學競爭情況,在3年前,許多雙非學生仍能取得入讀碩士課程,但自2021年起,雙非學生已經沒有機會。在2022年的秋季,許多「985」的優秀學生也名落孫山,顯示「內捲」的程度加劇。

本港碩士收生門檻提高,勢必會擠壓到本地學生的選擇空間,本年度各大學畢業生的深造之路或會困難重重。本地學生能否勝過「內捲」的祖國同胞,他們的前途又會如何?還是「內倦」已本港化?香港政府又能否留住這班人才創建香港的未來?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