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化百年大計】上集

文章 : 趙處機

· KOL 精選
broken image

中國工業革命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工業發展舉步維艱,但是我們咬緊牙關克服重重困難才有了今天繁榮局面。

broken image

這張拍攝於1996年台海危機的圖片,是為了對抗美國航母,我們不得已才把陸軍的坦克搬上了民用運輸船來和美國對峙。這個操作縱觀全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時一度淪為了國際笑料,但到今天,我國目前有了自主研發最大火力,最強的萬噸級驅逐艦057型隱身驅逐艦,各種參數放在全球都是頂尖。你很難相信這兩件事相隔的跨度只有20多年,20多年給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達到中國工業如今發展速度,而想要取得如此成績,穩定且強大的工業基礎必不可少!那麼中國工業科技發展難如登天的第一步是如何邁出的呢?為何說中國的工業發展之路永遠不可能被複製?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研究所總共也就三十來個,專門從事科研的技術人員也才僅僅只有六百餘人,所以在1956年中央提出1956到1967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目的就是為我國培養出一大批人才。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的精英階層就一直在努力建立我們自己的工業,結果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建立工業體系需要天文數字的金錢,需要投入第一桶金,那麼這第一桶金從哪裡來?歐洲列強是靠對外搶劫,大航海時代歐洲列強在美洲、在非洲、在亞洲掠奪了巨大的財富,這些財富就是歐洲列強工業革命的第一桶金。美國有些不一樣,她是靠在國內掠奪,包括北方資本家爭奪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的奴隸,同時用工業產品傾銷搶奪國內的商品市場,最後矛盾不可調和就爆發了南北戰爭,半個美國被打成廢墟。日本也是靠在國內掠奪,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農民的稅負是當時滿清制下農民的四倍!當時日本農民日子之困苦,是現在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那麼中國要搞工業化第一桶金從哪裡來?國內政府的稅收維持行政機構的運轉都很困難,農民也承擔了高額的地租加賦稅,日子也相當艱難,資本階層呢?或者放高利貸盤剝自耕農最後一點土地,或者去買西洋商品享用,或者就是投機炒作,炒黃金、炒公債、炒大宗商品或者乾脆把金銀財寶埋在地裡當守財奴,所以當時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救國方案是唯一可行的道路:打碎現有的社會結構,打掉中國的資本階層,再集中資本階層的積纍為中國的工業化革命籌集第一桶金,那時確實是把每一粒糧食,每一個水果都省下來去換機器設備了。舉個例子說,為什麼建國之後會與美國完全對立,然後被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封鎖幾十年?就是因爲當年中共領導拒絕了美國的糖衣炮彈,如果當年獲得美國的國際承認,未來的發展是不是就更容易一些?哪有這麼簡單!要美國承認新中國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得尊重美國在華利益,這就甘願成爲一個經濟殖民地國家,才能獲得國際承認的待遇。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在南京成立第一個共和政府時,第一件事情就是公開宣佈完全尊重列強的在華利益,包括承認列強在華特權與勢力範圍,繼承滿清與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樣才獲得了列強的國際承認。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第一件事還是公開宣佈尊重列強的在華利益,包括承認列強在華特權與勢力範圍,繼承滿清與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樣才獲得了列強的國際承認。辛醜條約中國最奇恥大辱的一個賠款條約,國民政府都捏著鼻子接過來, 一直給列強賠款,包括給日本的賠款,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好幾年後,才停止支付。當時中共要獲得美國的承認,就必須繼承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個條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中美兩國人民與企業,可以自由地進入另一個國家旅遊、求學、定居、做生意,甚至關稅只有幾個百分點。是不是看上去很公平?但是一個全球最強大的工業國與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自由友好通商會是什麼後果?1946年11月 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這個條約,然後大量美國商品潮水般湧入中國市場,從汽油到汽車,從電燈到電影,從麵粉布匹到面紗白糖,從口紅絲襪到領帶皮鞋,統統都是made in USA。國內民營企業幾乎無法生存,只能紛紛倒閉。出口銳減, 外匯儲備急劇下降,僅僅幾個月國民政府對外逆差就達到4.7億美元,幾乎把國庫都掏空了,然後就是法幣斷崖式暴跌,印銀元券榨乾國民最後一丁點財富。1947年10月國民政府財政與經濟全面崩潰了。蔣介石政府為什麼在短短三年就崩盤? 這個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絕對是「功不可抹」!那麼在新中國成立之際,如果為了獲得美國的國際承認,尊重美國在華利益,全面繼承國民黨政府的對美條約,等於讓美資繼續趴在中國人民身上吸血。毛澤東同志宣佈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代表著一種大無畏的決心與勇氣,我們就是要廢掉列強在華的特殊利益,不再讓列強繼續在中華民族身上吸血,即使你對我們封鎖打壓,我們自力更生,勒緊褲腰帶也要站起來。那麼現在美國有一幫人希望通過貿易戰,通過其他領域政治訛詐,讓中國全面屈服,讓美國利益最大化,你認為我們會不會答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