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大瘦身」殃及反華組織
「聯邦大瘦身」殃及反華組織

美國政壇風起雲湧,特朗普的回歸伴隨著一位強勢盟友——馬斯克。這位科技巨擘正以雷霆手段重塑美國政府機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刀,砍向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這場被稱為「聯邦大瘦身」的行動,不僅震動美國朝野,更在國際社會,特別是中國,激起巨大漣漪。USAID的裁撤,猶如一場末日審判,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也預示著依附其上的反華勢力即將走向衰亡。
USAID,這個曾經在全球揮灑數百億美元年度預算的龐然大物,如今卻面臨著生存危機。在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下,USAID成為「開刀」對象,超過九成五的員工面臨解僱,全球辦事處幾近癱瘓。特朗普對USAID的敵意溢於言表,公開斥其為「貪污的犯罪組織」。這場突如其來的裁員風暴,表面上是為了削減開支、提高效率,實則指向了USAID長期以來備受詬病的劣跡 — 干涉他國內政、策動「顏色革命」。
多年來,USAID以對外援助為名,行干涉之實。從資助反政府組織到建立秘密社交平台煽動民眾,其黑手伸向世界各地。英國媒體曾披露USAID在古巴建立類似推特的平台煽動反政府情緒,並派遣拉美國家青年赴古巴從事反政府活動。在委內瑞拉,即使該國政府聲稱物資充足,USAID仍堅持運送所謂「人道救援物資」到邊境,其真實目的不言自明。
USAID不僅是「顏色革命」的幕後黑手,更是各國親美NGO的最大金主。從烏克蘭到香港,從白俄羅斯到緬甸,都能看到USAID的手影。它如同一個「全球顏色革命發展局」,利用龐大的資源和影響力,充當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此次裁撤,正是對USAID過往惡行的清算,也重創了「顏色革命」的策劃中心。
而對於中國而言,USAID的裁撤是一大利好。許多依賴USAID資金的反華組織頓失金援,如同被抽走了脊樑,陷入生存危機。路透社的報道揭露了這一困境:數十個關注中國人權和勞工權益的組織被迫停止運作、裁員,甚至面臨滅絕。「人權觀察」、「自由之家」、「中國勞工觀察」等組織的負責人,都表達了深深的擔憂和無奈。
除了這些掛着「人權」招牌的組織處境堪虞外,流亡海外的亂港人馬也難逃影響。他們在外國成立的組織與 USAID 關係密切,例如 2021 年 2 月,通緝犯羅冠聰就曾與 USAID 署長薩曼莎·鮑爾(Samantha Power)會面,商討如何獲取支援,同場的還有「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執行總監梁繼平。如今馬斯克公開批評 USAID,加上 USAID 資金受到國會的壓力,其援助能力可能受到限制,估計輸送給「香港民主委員會」等組織的資金來源也可能因此受阻,使這些組織的運作更加困難。
除了USAID,馬斯克的“刀鋒”也指向了NED。這個以「促進民主」為幌子的組織,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政府的「白手套」,從事顛覆他國政權、干涉別國內政的活動。中國外交部曾發布報告,揭露NED的惡行劣跡。馬斯克也公開指控NED「充滿腐敗」,甚至涉及「犯罪行為」,並呼籲解散這個「邪惡的組織」。NED的資金困境也為其資助的許多組織帶來巨大衝擊,有報道指出,NED已通知受其資助的組織將立即停止付款。
馬斯克的舉動,對藏獨、疆獨、台獨組織以及流亡海外的亂港分子同樣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組織與USAID和NED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今資金來源受阻,他們的活動也將受到嚴重限制。「香港民意研究所」近日的困境,或許也與此脫不了關係。
馬斯克的「無情刀」,看似是針對美國政府機構的改革,實則也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那些打着「人權」、「民主」旗號,實則從事反華活動的組織,如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這或許是中國的意外收穫,但也提醒我們,要防範這些組織的「變形」和「重生」,並時刻保持警惕,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