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理應與普羅市民共渡時艱|表現不稱職者更不該被繼續聘用 】

· 龔靜儀大律師專欄
broken image

近月,香港特區政府面對極大的財赤,如何有效地滅赤頓時成為了不同階層社會人士都極關心的議題。以往,每逢提起公務員團隊凍薪或減薪,個別公務員及公務員公會團體均會排山倒海地跳出來大叫大嚷堅拒這些建議,他們所持的理由往往都是這些做法會打擊公務員士氣。然而,對於今時今日特區政府面對的龐大財赤,於2月10日,對於坊間熱議的減薪或凍薪問題,海關、入境處及懲教署工會團體紛紛表示,無論政府作何財政考慮都會支持,並坦言會接受凍薪,但希望不要減薪;以上幾個公會團體的言論,足以反映這些團體的願意與普羅香港市民共度時艱,也不會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將公務員本身利益放大至凌駕一切, 亦不再以一些歪理,例如打擊士氣,去作為拒絕凍薪或減薪的藉口。

特區政府現正面對千億財政赤字,社會上有強烈的聲音要求公務員減薪。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結果,77%受訪者贊成公務員凍薪或減薪,當中有42%表示「贊成凍薪」,有35%「贊成減薪」,表示「兩者都不贊成」的則僅有14%。 由是觀之,香港的主流民意,就是超過7成、接近8成的香港市民支持公務員減薪或凍薪。再加上公務員工會團體也會積極支持特區政府就公務員薪水凍薪或減薪之決定,在即將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以公務員凍薪或減薪作為滅赤的方案之一,正是順從主流民意的做法;以公務員凍薪或減薪去滅赤,正屬合情合理的舉措。由於在公務員中,設有不同職級及薪酬水平,對於薪酬較低的基層公務員,可以考慮以凍薪的方式去處理;至於中層及高層公務員,則可以考慮以減薪的方式去處理。

公務員團隊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造就了部分劣質公務員的表現及態度欠佳。今天(2月12日),筆者到東區裁判法院第一法庭代表一位客户出庭,這是一宗舊案;期間,碰上了一位筆者入行超過30年見過態度最差的在法庭工作人員,她是一位由律政司聘用的主控官助理。筆者今天純粹由於公事要向她查詢一宗案件今天的情況,豈料竟然遇上了入行30年以來首次在法庭被呼喝的不禮貌對待。其後,當筆者見到由她協助的主控官在法庭出現時,遂告訴主控官這位助理之前的惡劣態度,筆者也明確告訴主控官自己入行30多年以來,也未曾遭受過如此惡劣的對待; 豈料該位女助理竟然大言不慚地表示:「您就要試下喇!」 女助理還表示她不怕我去投訴,因為如果我投訴她,她便可以不用被安排上法庭工作了! 言下之意,即是如果我投訴她,她便不用再跟進法庭的工作,而只用在主控辦公室內工作,而主控辦公室的工作正是比上法庭工作輕鬆得多。

,以上那位助理不但態度不佳,也缺乏應有的禮貌;由於被投訴只會令她可以被調往一個舒適的崗位, 所以她有恃無恐。究這位女助理的底氣,最主要是來自公務員很難被炒之制度,只要她本著不求升職、不求有功的心態,被投訴只會被調往輕鬆的崗位,反而是一件美事,照樣可以出足糧,也不會被減人工。 對於其他盡忠職守、態度良好的公務員來說,現行制度是完全不公平,也被這類一少撮劣質公務員所濫用。在疫情3年期間, 每月可以如疫情之前出足糧,主要是公務員團隊; 內地和香港在疫情完畢通關之後,香港經濟並沒有出現過之前萬眾期待的小陽春,絕大部分行業仍處於水深火熱中,幾乎只有公務員團隊不受影響。香港社會上,著實有不少人願意加入政府,去追求安穩的生活。此時此刻,也正是改革公務員制度的適當時候,去建立一個機制,將表現、態道欠佳、不稱職的公務員依法炒掉,不被繼續聘用,也可藉此去提升公務員質素;公務員的薪金來自納稅人,故決不能「冤枉來,瘟疫去」。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