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保政策適宜緩急有序】

· 林伯強專欄
broken image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環保政策,例推推動新能源使用及供應、綠色運輸、節能減碳、減廢回收、自然保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環境衛生、公眾街巿、簡化食物業牌照制度,以及食物安全等等。環境及生態局在行政長官的指導下,按着《施政報告》逐一實施各個政策。

在減廢回收方面,政府原定本年4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按「污染者自付」原則,對全港所有界別棄置的垃圾按量收費。但是,由於政策過於繁複,加上官員解說不足,致使巿民反對聲音強烈。有見及此,政府把政策延後至8月1日實施。在此期間,政府推行14個「先行先試」計劃試點,實施「垃圾收費」,待收集意見並優化政策後,再推擴至全港實施。

然而,在試行一個月之後,環境及生態局在5月交代「先行先試」計劃的結果,局方的整體觀察發現,不少居民反映「垃圾徵費」擾民,亦有表示收費太貴,負擔很重,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抛垃圾的情況。其次,前線清潔工大部分均表示因需要另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另外,食肆、商戶和院舍管理層普遍表示,垃圾收費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字,多個試點群組,包括食肆、院舍、政府大樓領取免費指定袋達至100%,而商場及公私營住宅試點則達至約八至九成以上。指定袋使用率方面,14個試點當中,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樓等一般都全部合規,商場的使用率大致約七成。然而,住戶的指定袋使用率則頗為參差,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的使用率平均只有約兩成至五成多不等,「三無」大廈的平均使用率只有約兩成。由此可見,「垃圾徵費」政策遇到很多困難,成效未見顯著。

為了解巿民對「垃圾徵費」的意見,香港研究協會於5月14至21日,成功訪問了1062名十八歲始上巿民,發現七成巿民不支持8月1日推行「垃圾收費」,近半指應延至2026年或以後。由此可見,巿民對「垃圾徵費」計劃如期實施持保留態度。

就着「垃圾徵費」這個議題,筆者認為政府推行過急,沒有周詳考量,以致民意反彈較大,不利政府管治威信。我建議政府暫時擱置本年內推行「垃圾徴費」,改為加強教育巿民「減廢回收」的環保意識,由根本的觀念去改變巿民的環保意識,這會比強行實施「垃圾徵費」來得更為有效。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