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の北極狂想曲:格陵蘭島已經在特朗普購物車】
【懂王の北極狂想曲:格陵蘭島已經在特朗普購物車】
當房地產大亨特朗普把“美國優先”升級為“美國領土優先”,世界地圖在他眼裡瞬間變成了淘寶購物頁面。從巴拿馬運河到加拿大邊境,再到北極圈的格陵蘭島,這位白宮CEO的購物車裡堆滿了“限時搶購”的地緣政治商品。
“買島?這可比買高爾夫球場刺激多了!”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激情發言,配圖是他次子Eric Trump的P圖:手機螢幕上赫然顯示著“加拿大、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的購物車,旁邊標注“滿三件包郵,使用優惠碼MAGA立減500億”。丹麥網友憤怒回懟:“親,本店商品‘格陵蘭島’已下架,建議改拍阿拉斯加同款冰原風光!”
這場荒誕劇的導火索,是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突然掏出“北極戰略PPT”,宣稱:“美國需要格陵蘭島,就像星巴克需要冰塊——沒有它,我們的國家安全會融化!” 面對丹麥首相“格陵蘭不賣”的嚴正聲明,特朗普的談判策略堪比菜市場砍價:“不賣?那我可要給丹麥胰島素加關稅了哦!”(注:丹麥是全球最大胰島素出口國)
處機試著換位思考,馬上出現這些影像:當小特朗普坐著鍍金波音專機降落在格陵蘭島,當地愛斯基摩人以為遇上了聖誕老人2.0版——直到他掏出寫著“讓格陵蘭再次偉大”的棒球帽,和印著特朗普搖頭娃娃的“入美大禮包”。隨行顧問團連夜制定《格陵蘭歸化三步走戰略》:
1. 洗腦式行銷:在努克市中心迴圈播放《白宮實習生》真人秀,展示美國公民如何用Food Stamps(食品券)狂買哈根達斯;
2. KOL帶貨:邀請馬斯克直播“星鏈覆蓋北極圈”,承諾每個格陵蘭家庭送特斯拉雪地摩托;
3. 反向PUA:在TikTok發起“冰原變紅州挑戰“,讓北極熊穿上MAGA應援服。
格陵蘭總理埃格德翻著白眼回應:“我們不想當丹麥人,更不想當美國人—除非你們能讓冰川停止融化!” 丹麥王室則緊急給國徽打上“王室美顏濾鏡”,把象徵殖民歷史的三個王冠換成北極熊和綿羊,配文:“親,格陵蘭是限定款,非賣哦~”
1951年美丹防務協議的棺材板快壓不住了!當年美國信誓旦旦要“保護格陵蘭不受侵害”,如今特朗普卻想用這份協議當撬棍,把保護物件直接撬進自家後院。北約官員集體患上選擇困難症:如果美國攻打丹麥,到底該啟動集體防禦條款,還是給特朗普辦個“軍事入侵會員卡”?
最慘的是丹麥軍隊。這個人均GDP6萬美元的北歐富國,總兵力僅1.5萬人,還沒特朗普海湖莊園的保安人數多。德媒《世界報》毒舌評論:“丹麥與其派軍隊,不如派律師團—畢竟特朗普最怕的不是導彈,是傳票。” 法國外交部長則建議丹麥學習《冰與火之歌》,在格陵蘭島海岸線插滿“特朗普禁止入境”的告示牌。
當特朗普在北極圈玩“搶椅子遊戲”,中俄意外成了VIP觀眾。俄羅斯國防部淡定喝著Vodka:“我們北方艦隊已備好爆米花,坐等看美軍在零下40度搞登陸演習。” 中國稀土企業更佛系:“隨便買,反正我們有雲南新礦,比格陵蘭稀土還包郵!”
最魔幻的是德國《世界報》的神邏輯:“與其讓中國惦記格陵蘭,不如公投賣給美國!”活脫脫上演了一出《霸道總裁愛上島》之“只要反派長得好,三觀跟著五官跑”。這邏輯堪比‘為了防止老婆出軌,我先送她去夜總會上班’!
根據國際關係學者們的腦洞,格陵蘭島正面臨《權力的遊戲》式結局:
1. 《冰與火之歌》:丹麥表面強硬,私下給特朗普發私信:“哥,軍事基地隨便擴,別打我臉行不?”;
2.《饑餓遊戲》:格陵蘭公投獨立後秒變“北極韭菜”,美國資本橫掃稀土礦,島民人均百萬富翁—如果忽略通貨膨脹的話;
3.《紙牌屋》:特朗普威脅對丹麥胰島素加稅,結果美國糖尿病患者率先起義;
4.《黑鏡》:美軍用AI生成格陵蘭“親美民意報告”,推特機器人24小時刷#WeLoveUSA。
格陵蘭島民在臉書發起行為藝術:“每天一個防吞併小技巧”—今日教程是用鯨魚肉擺出“F**k Trump”字樣明志。
當特朗普在推特曬出“格陵蘭島買家秀”,丹麥首相在Ins回懟:“親,差評警告!根據《聯合國七天無理由退貨協議》,強買強賣要遭雷劈!” 格陵蘭島民則集體換上文化衫,正面印著“我們不是MAGA周邊”,背面寫著“冰層融化速度>美國霸權保質期”。
不過,儘管丹麥人口上説得硬,但再硬也硬不過美國大兵的裝備,更硬不過美元的吸引力,如果特朗普把心一橫,告訴格陵蘭公民,要不把500億支付給丹麥,要不用來獎勵願意進行公投獨立的格陵蘭島民,每人足足有一百萬美元現金派彩,另加出售他們脚底下資源出售所得5%,相信格陵蘭島民很難不動心,反正丹麥人是從愛斯基摩人手中搶了格陵蘭的領土主權,他們再在公投獨立,然後再經過“民主選舉”一個美國承認的領導人,代表格陵蘭島民投靠美國,搶在加拿大前面成爲美國第51個州,對愛斯基摩人來説,這是個無本生利的生意,何樂而不爲?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