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香港零售業結業潮】

2024年12月28日

 

香港零售業近年來陷入結業潮,核心購物區如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的商舖空置率屢創新高。根據美聯工商舖的調查,截至2023年第三季,這四大核心區合共有874間商舖空置,較半年前增加154間,空置率達11.7%,為三年半以來新高。各類商戶均受到衝擊,其中餐飲商舖減少56間,服飾、食品及家電等民生消費類商戶數目減少69間。無論百年老字號、國際品牌、大型連鎖店、 還是街坊小店,行業遍及餐飲、零售、娛樂,通通都難以倖免。雖然死因各異,但普遍認為是租金、人手、北上消費(市場)導致商鋪做不下去的原因。從經濟學角度看,這不過是一場優勝劣敗,汰弱淘強的優勢比較,並不新鮮,也是必然的結果。

誠然,租金,人手和市場三座大山是壓倒一門生意的關鍵因素,但如果把結業潮簡單地歸咎於客觀原因,而不去深入反思香港人要做什麽?香港政府要改革什麽?那2024年的結業潮只是個開端。一直以來地產霸權被指責得最多,市道好的時候狂加租,經濟差的時候死咬著不肯減租,寧願“吉”著等。當然這現狀的確存在,但別忘記自由市場就是這樣殘酷,租金脫離了合理成本範圍就沒有去租,夠膽承接下來的肯定是算過賬認爲有得做才開業,如果地產商死守著高額租金而又沒有租戶願意承租,最終要不減租,要不就貶值出售,這本來就是一個市場自我調節的規律。香港人在過去經濟起飛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有句話叫窮則變;變則通。當地產市場跌到一個位置,供過于求,自然會出現調整,或者地產商會將“盒子”式購物中心改造成開放式,增加更多空間感和購物體驗元素,這都是會隨著市場無形的手自我調節。

説到人力資源,目前的香港也是處於一個調節失衡的狀態,年輕人越來越有“個性”,視零售和餐飲業為厭噁性行業,即使迫於生活,也寧願打散工,賺幾天錢玩幾天,只要跟著父母居住,基本上沒有太大壓力。另外本港市民教育程度持續提升,據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有超過210萬人口完成專上教育,佔比超過33.5%,當中更有超過144萬人擁有學位。試問一個擁有學位的畢業生怎會願意加入服務型行業?結果是,越來越少人加入服務業,雇主不斷降低招聘要求,管理者面對不思上進的新人,也無奈地忍受,有人上班總比沒有的強,而因爲入行的人少了,競爭升遷的遊戲規則也變了,許多本身資質不及格的員工,只要混兩三年就可以上到管理崗位,所以香港服務業水準可每況愈下。服務業是一種People to People的人性化工作,許多技巧都是靠師傅的經驗傳承,沒有經驗老道的師傅,沒有穩定入門的新人,這種傳承就斷了。昔日香港有名的酒店,如半島、麗晶、文華等,都是酒店餐飲業的少林寺,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業界高手,不過,在90年代的移民潮,和澳門及內地酒店業興起之後,許多優秀人才已經離開香港,香港的服務業從業員的服務態度,像劉德華説的:“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是不行的啦!”

北上消費也是對香港飲食業打擊甚大,每個週末或者節日,北上的香港人都大排長龍,但以前內地人排隊來香港購物消費的年代,卻被並非少數的香港人視爲滋擾,甚至以蝗蟲稱之。時至今日,這種仇視撕裂並沒有完全彌補,還有一些“黃店”以玩弄内地客人爲樂。内地客拖著行李箱在購物區的場景,往往被描述為“入侵”;旅游區内的藥材黑店,依然不時傳出欺騙游客的醜聞;出租車又要分過海不過海,連香港本地人都不一定能搞清楚,短途客成了罪人;郵輪碼頭下船無車搭的鬧劇一再發生。市場是優勢比較,在內地消費,價格比你低;服務比你好;空間比你大;選擇比你多,那香港人北上消費就是反映了香港的不足,把結業潮歸咎於北上消費那就是倒果爲因,市場不是沒有,只是有些香港人不願意去變,過慣了生意自動來的榮景年代,磨滅了他們的獅子山精神。我們可以有千百個理由解釋內地具有我們沒有的優勢,例如勞動力工資,根據勞工署輸入內地勞工計劃常見職位中位數,香港聘一個服務員需要1.5萬港幣,而內地一般服務員月薪只是幾千元,不過,我們有沒有考慮過,我們的年輕人要求1.5萬元工資的同時,有沒有願意付出比內地勞工更多的努力?從政府免費提供的教育來衡量,普遍香港人接受的教育程度比內地人高,外語能力也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既然基本面已經贏了幾條街,爲什麽香港的雇主願意花雙倍的代價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員工?比較殘酷的解釋就是,香港人未夠窮,因爲窮才懂得變!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