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調研賦能|香港於大灣區破局騰飛】

· 高松傑專欄
broken image

在粵港澳大灣區迅猛發展的時代洪流中,每一個政策舉措、每一次深入調研,都可能成為推動區域融合、助力香港騰飛的重要契機。2025年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展開調研,無疑是在大灣區這片熱土上精準落子,為香港與內地的深度合作、香港自身的加速發展,清晰地錨定了前行方向,賦予強大發展動能。

據筆者了解,在調研期間的9日下午,夏寶龍在前海主持召開座談會,香港特區政府諸多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等,紛紛就特區政府2025年經濟金融工作安排進行詳細介紹。座談會上,大家圍繞香港在新形勢下如何識變應變求變、加快改革促興,以及如何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更好融入大灣區等核心議題,展開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此次調研活動和座談會,廣東省省長、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王偉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霽,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等眾多重要領導參與其中,足見各方對此次活動的高度重視。

夏寶龍在座談會上,對行政長官領導下的特區政府工作予以肯定。他殷切期望特區政府能夠深入貫徹落實領導人視察澳門重要講話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秉持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的理念,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互惠合作、聯動發展。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積極回應,表示特區政府團隊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將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銳意改革、敢於創新,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下,香港將統籌發展與安全,在維護金融和經濟安全的同時,全力推動本地經濟提速發展。尤其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香港將充分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和高度國際化的特點,不僅鞏固金融、貿易、航運等傳統優勢產業,更積極開拓新領域,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持續加大對創科的系統性投入,並借助河套和前海等平台,加強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的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筆者對是次夏寶龍調研,有幾點體會:

一、高瞻遠矚:夏寶龍調研深意解讀

1. 科創領航,攜手共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無疑是深港科創合作的前沿主陣地。夏寶龍的到訪,深刻彰顯出對這片區域的殷切期許。「一區兩園」的獨特模式,巧妙融合了深圳的創新活力、豐富產業資源以及香港雄厚的科研實力、廣闊的國際視野。此次調研,猶如為合作區注入強勁的「強心劑」,必將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轉化進程,有力推動創新產業蓬勃興起,促使區域科創實力躍上新台階。

2. 打通壁壘,暢行合作:皇崗口岸與河套香港園區,作為深港跨境交流的關鍵節點,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考察此處,重點聚焦科研人員跨境通行難題以及園區規劃的細枝末節,目的在於破除合作過程中諸如人員、技術、資源流動受阻等「腸梗阻」問題,營造更為優越的合作環境,為深港科創合作的持續深入發展保駕護航。

3. 金融賦能,仲裁護航:前海,這片金融創新與國際仲裁的先行先試之地,夏寶龍對交易中心、國際仲裁院的密切關注,蘊含著深遠考量。香港作為久負盛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此舉旨在進一步激發金融創新活力,加速推進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建設,大幅提升香港在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使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4. 協同共進,灣區融合:鹽田港的調研以及相關座談會,立足於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戰略高度,廣泛傾聽各方聲音,為香港與內地在交通物流領域的合作精心謀篇布局。港口,作為經濟發展的「動脈」,強化港區間的協作,必將有力助力大灣區構建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進而全方位推動各產業的協同發展。

二、礪前行:香港加快建設的務實建議

1. 深耕科創,厚積薄發:香港高校科研實力雄厚,理應持續加大對基礎科研的投入力度,以極具吸引力的優厚待遇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與團隊。在河套合作區,不斷深化「一區兩園」模式,簡化科研人員、資金、設備等跨境流動的繁瑣手續,積極搭建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平台與中試基地,讓科研成果迅速落地生根,高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2. 融升級,多元拓展:為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需持續加強與內地金融市場的深度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寬「跨境理財通」等業務的覆蓋範圍和服務邊界。與此同時,積極主動地擁抱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興金融領域,出台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吸引國際金融機構紛至沓來,不斷豐富和完善金融業態。

3. 協同,融合共贏:香港憑藉自身在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與內地的製造業、科技創新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培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全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最終實現產業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4. 廣才,培育棟樑:全力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針對科技創新、金融、法律等關鍵領域,進行精準的人才培育。出台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優質的生活保障和豐富的發展機遇,吸引國際高端人才與內地優秀人才匯聚香港,為城市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5. 基建,通關暢達:交通基礎設施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筋骨」,香港要加快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交通項目的後續建設與高效運營。不斷優化跨境通關政策流程,讓人員、貨物、資金跨境流動更加高效便捷,全面提升大灣區整體運行效率。

筆者認為夏寶主任的這次調研,猶如一座明亮的燈塔,為香港的發展清晰地指明了方向,賦予其在大灣區破局騰飛的強大力量。而上述的建議,則是香港牢牢把握時代機遇、突破發展困境、實現騰飛的關鍵路徑。筆者深信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幅宏大的藍圖中,必將乘風破浪,書寫出屬於自己的新篇章 。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