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面臨著千億財赤的沉重壓力,長者2 元乘車優惠計劃作為一項關乎民生且影響政府開支的政策,自然成為了亟待重新審視與調整的焦點,對此,本人深 表贊同,並認為實施合理的改動勢在必行。
從財政層面考量,《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清楚規定,財政預算應以量入為出為根本原則,全力追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現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配, 從而確保公共財政具備堅韌的永續性。 特區政府肩負憲法賦予的審慎理財職責,必須在一定時期內達成收支的平衡狀態。 回顧長者2 元乘車優惠計劃,其所佔政府每年的經常開支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軌跡,在短短五年間,佔比便從0.2%急劇攀升至上一年的0.7%,而在上一財政 年度,政府更是向各公共交通營辦商支付了高達39.9 億元的巨額款項,其中港鐵和巴士的份額尤為突出,各自均超過15 億元。 在如此嚴峻的財赤形勢下,若繼續對這一乘車優惠計劃維持現狀、不加管控,無疑將給整個公共財政的穩健運行埋下更大的隱患,進而對香港的長遠穩定和可持續 發展形成阻礙。
同時,香港人口老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未來數年,將有大量人口邁入 60 歲門檻,此後老年人口數量還將逐年穩步遞增。 面對這般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現行的 2 元乘車優惠計劃確實到了必須重新梳理與優化的關鍵時刻。 港大榮休學者周永新提出的建議頗具參考價值,例如針對60 至64 歲的長者,每月設定乘車補貼金額上限為700 元,這般舉措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一年齡段長 者外出活動的基本需求,又能對補貼費用進行合理的規劃與控制。 此外,將合資格年齡門檻恢復至65 歲這一較為徹底的方案,也值得深入探討,畢竟不同年齡段的長者在出行頻率、經濟狀況以及實際需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透過適度區分受惠 年齡和補貼上限,能使政策更貼合香港的現實狀況,更科學、合理且公平。
再者,我們絕不能忽視通貨膨脹這一關鍵因素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打工者的薪資持續上揚,物價也不斷上漲,然而 2 元的乘車費用卻多年未曾變動。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給予長者的固定福利,但從長遠和整體的經濟視角出發,缺乏彈性的固定收費模式難以與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相適應。 故而,不妨考慮設立一個每兩年進行一次評估審核的機制,依據通貨膨脹水平、公共財政狀況以及其他相關因素,來審慎決定乘車優惠費用的合理漲幅,力求使這一政策既能切實惠及長 者群體,又能在政府財政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平穩有序地運作。
不可否認,立法會議員往往傾向迎合選民的訴求,以此爭取民意的支持,這種心理動機不難理解。 然而,在本人看來,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同樣是建設力量人士以及立法會議員們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 當下,2 元乘車優惠計畫已然暴露出可能演變為「財政無底洞」的隱憂,面對此情此景,我們絕不能對改革心生畏懼,更不能明知問題存在卻選擇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改革本身就是我們推動香港社會持續進步、保障公共服務得以長久維繫的關鍵工作內容。 唯有勇敢面對挑戰、積極採取調整措施,才能夠使長者乘車優惠計劃在未來發揮更為理想的作用,在充分保障長者出行權益的同時,維護香港公共財政的穩健狀態,進而促進整個 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
2元乘車優惠計劃是港府的德政,但社會資源畢竟是有限,適當和適時調整也是合理。總之,鑑於香港當前的財政狀況以及人口老化的嚴峻趨勢等諸多現實因素,對長者 2 元乘車優惠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檢討和改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緩。 本人衷心期望特區政府能夠全面、深入地考慮各方提出的建議,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為長者乘車優惠計劃的優化調整貢獻智慧與力量,以確保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以及 長者群體的出行權益得以妥善保障。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