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共同富裕」 】

2024年9月14日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獲得內地主權後,在同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總綱:「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意思是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建立無階級的社會,實行共同富裕。

然而,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之後,經歷了多場政治運動,造成極大破壞。同時,國家提倡社會均分勞動成果,令勞動者的報酬與其生產表現脫鈎,削弱其生產積極性,導致濟發展停滯不前,中國經濟落後於鄰近亞洲國家和西方國家。

1978年,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目標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在這前提之下,國家採取「讓一部人先富起來」的方針,先行發展東部沿海地區,東部地區因而迅速發展起來。沿海城巿得以引進外資,工商業發展蓬勃,創造了大量工作機會,加上政府逐漸增加對城巿的投資,例如興建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設施,城巿的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吸引大批農民遷居城巿,導致城巿人口持續上升,加快了城巿化發展。例如,中國城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的343元,上升至2020的43834元,合共升了127倍。

為了推行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鄧小平提出「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具體化為切實可行的步驟。第一步,到了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三步,到了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了21廿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達到現代化。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等等,成績有目共睹。

但是,在經濟騰飛的同時,國內社會問題逐漸浮現,例如城鄉經濟差異、貧富懸殊,以及經濟發展不平均的問題。為此,在「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條件得到滿足之後,便需要帶動和幫助落後地區和人民,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為此,中央人民政府推行多項政策,以協調地經濟均衡發展。例如,推行西部大開發,實現「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以及建設「青藏鐵路」等等。其次,振興東北地區,使該地區的傳統產業轉營,由以往鋼鐵、機械及石油等重工業,轉化為研發新能源、航太科技等技術,並鼓勵自主創新,加強企業競爭力。另外,促進中部崛起,發展高技術產業農業和能源等行業的發展,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改善生活。

在以上多項措施之下,中國在2021年宣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第一個「百年夢」,並定下另一個目標,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社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了達成第二個「百年夢」,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必須走共同富裕的路線,就是全體社會成員都過上幸福、寬裕、美好的物質和文活。所以,改革開放初期「讓一部分先富起來」是手段,而「共同富裕」才是最終目標,藉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