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施政報告回應中央對香港的期望】

· 高松傑專欄
broken image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6日)發表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主題是「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今年施政報告的封面顏色繼續沿用綠色,代表特區政府政策的延續性、關聯性,亦代表和諧、活力及繁榮,凸顯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千帆並舉、欣欣向榮。

筆者欣喜本份施政報告不負中央期望,公布了多項措施回應配合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外同時制訂了施政報告的《附篇》,取代過去沿用了兩年的《政策措施》文件。《附篇》一一列出不同政策的背景和細節,這樣能讓市民明白兩者的關連性,值得讚揚。

筆者非常支持施政報告裡,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強化政府治理體系部份的措施,包括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秉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成立四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強化公務員治理能力,包括檢視公務員管理和紀律相關法規、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與內地開展雙向「公務員交流計劃」、研習國家事務及國際培訓;積極推動政府及公營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公務數字轉型、推出約20項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方案、健全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筆者認為特別政府牽頭進行改革、制度和公務員的優化,提升效能及管沒水平之餘,也對社會能起到非常好的榜樣作用,筆者期望,香港特區政府下一步需要審視是否須要要摒棄「小政府、大市場」及「積極不干預」的思維。

在鞏固提升自身優勢方面均繼續提出不少有力措施提升「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地位,除了國際金融中心提出七大措施、國際航運中心提出五大措施、國際貿易中心提出三大項措施、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提出六大項措施,也配合國策大力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繼續推動香港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出了非常多的措施,包括: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撥款1.8億元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配對市場資金,吸引海內外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落戶香港;制訂低空經濟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加速發展數字貿易,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筆者也喜見特區政府推出五大項措施配合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全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包括: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增加居屋抽籤號碼和第二市場配額,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設立「青年驛站」和改裝青年廣場,擴展青年空間和網絡。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多次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筆者也喜見本次施政告亦有提出措施,積極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另外拓展文體旅融合發展,推動多元經濟。促進銀髮經濟、創新機制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亦配合國家的發展步伐,大大有利香港香港。

施政報告2024中也指出將加快推進青年發展項目計劃,包括:加快青年宿舍項目、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多項措施加強支援青年發展。在造地建屋 發展安居的部份,港府將立法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有序解決「劏房」問題;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大力精簡土地發展程序也是非常好的政策,施政報告也提出多項措施構建關愛共融社會,包括:照顧長者、支援照顧者、支援殘疾人士和少數族裔人士,以及恆常化「關愛隊」並增加下一期的資助金額五成等。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未能一一評論,總體上筆者認為本份施政報告也回應了社會各界的期望,也沒有辜負中央對香港的期望。筆者措施內容均如主題「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除了繼續努力開創香港由治及興新局面,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参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推動及鞏固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香港力量,值得支持。唯基層市民對惠民生的措施未必能夠理解,特區政府宜加大宣傳力度,筆者感謝李家超特首及特區政府上下的同事,為籌備2024年施政報告付出了很大努力和心血。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