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如果財金官員能夠創新改革 香港必然會走出經濟陰霾 踏入復甦之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如果財金官員能夠創新改革 香港必然會走出經濟陰霾 踏入復甦之路!】
冼國林
昨日是農曆乙巳年正月初六, 亦都係農曆24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即是蛇年正式開始。首先祝大家蛇年身體健康, 生活愉快。亦都祝䪲祖國昌盛繁榮, 香港能夠真正走出經濟陰霾, 步入復甦, 百業昌旺.
世界大局風波雲詭, 在政治大前提之下, 好多國家領導人罔顧國民利益, 作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政治及錯誤經濟行為, 變相打擊世界各地及自身經濟。在這情形之下, 我們國家當然有辦法應對, 但是特區政府亦都唔能夠獨善其身, 缺乏危機感。
幾年前我講過疫情復甦之後, 兩地通關未必是對香港經濟有利, 當時財金管員對我的說法嗤之以鼻, 認為我是譁眾取寵, 刻意唱反調, 事實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融入大灣區是國家政策, 將大灣區各城市整體發展, 互補不足是個非常好的大方向。但是如何融入是要找對正確方向, 盲目跟風, 是會適得其反。 之前有不同領導人一直鼓勵香港人返大灣區發展, 鼓勵港人北上。其實咁樣是變相鼓勵人才及資源單向流入大灣區, 並無有真正充份雙向發展利用大灣區龐大市埸及資源優勢。單向北移, 其實是在大量移民之外, 加深淘空香港的人才和經濟資源。
由於好多人移民海外及北上, 形成香港人力資源及經濟出現一啲問題, 特區政府就推出所謂[搶人才]口號, 推出優才及專才計劃。 但是透過優才/專才計劃來港嘅人, 是否真的能夠為香港作出貢獻, 有助香港發展, 這是一值得去探討嘅問題。 實質上好多高端人才就算真係申請了來香港, 他們首先就將家屬安置在香港, 但是香港有否機會給他們發展, 政府在制定政策之時, 有否在方面研究清楚呢?事實就話畀我哋聽, 好多問題都出現咗。很多透過優才或者專才計劃來港人士都搵唔到工做, 這樣一來這個所謂優才專才計劃除咗增加人口之外有冇實質經濟效應呢? 答案是:好少。
其實我哋而家需要做的是挽留人才, 製造多此就業機會, 創業機會和良好營商環境, 令到做生意嘅人有利可圖, 做工嘅人有穩定發展嘅機會, 切勿盲目東施效顰, 紙上談兵。
其實香港在金融板塊, 仍然有好大發展空間。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只要策略得宜, 不單止可以保特, 更可以在迅息萬變的環境下, 利用危機創造機會, 有更大發展空間。 但是如果負責金融的財經的官員只是固步自封, 船頭驚鬼,船尾驚賊, 不能夠大膽創新,突破自我限制的框架, 只懂按本子辦事,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自然會慢慢褪色。
過往香港的金融政策都是以英美為馬首是瞻, 不敢偏離,盲目跟隨, 甚至比英美政策更加收緊。盲目信賴評級機構的評級, 所以AAA級的雷曼兄弟都會出事。今時今日香港金融政策可唔可以創新呢, 就要睇下財金官員嘅格局。就以Deepseek的出現為例, 如果這班90後嘅年青, 不大膽創新 就唔會有一鳴驚人,令到世界震驚。連一向自視甚高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作出高度評價。如果香港財經官員是一個勇於負責官員, 有前瞻性,創新性胸懷, 在做好足夠研究分析之後, 推出大膽創新, 合時宜的政策, 定必能夠令到香港打破困局, 開創一個新的大格局國際金融中心, 其他經濟問題自然更加會迎刃而解而解, 重現昔日東方之珠的光彩。
香港財政赤字是結構性嘅問題, 我講過結構性問題可以透過收入同埋支出的調整去拆解。 開源節流就好多人識講,但係真正做到嘅人就好少。 有人問我點解唔提出一啲意見具體畀政府, 我嘅回覆就是: 就算我真的有能力提出一個好好嘅方法, 但都需要有能力執行嘅人。現時大部分市民都對政府官員, 特別是財金管員的執行能力有所懷疑, 試問如果由一個能力不遞的人去執行, 就算有一條好橋, 效果如何大家都可以猜想一下。像武俠小說中, 我畀把屠龍刀你, 你揸都不穩, 又點可以發揮到屠龍刀嘅威力呢? 如果中央負責港區事務官員仍然認為香港財經官員能力沒有問題就算我們講到力竭聲嘶都是枉言 ,更遑論改革, 重振經濟。
財政司司長在月底會發表新一年財政預算案, 政府最近亦都放風話會在教育資源方面著手,包括減少八大院校的資助。我希望真係可以見到有突破性嘅預算案而不是舊調再彈又再彈, 在沒有數據支持下又再估計未來幾年會更好。在此我們就先不作評論, 大家拭目以待.
好多人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其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底蘊是不錯的, 我哋只欠就是東風: “一批有能力有膽識的財金官員”。 只要東風一現, 國際金融中心再顯光芒並非難事。
蛇年開始, 我為大家送上一卦, “乾卦”, 是《周易》六十四卦第1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为“元亨利贞”。特區政府及市民只要自強不息迎難而上, 自然會由現龍在田, 變為飛龍在天。在此, 再次祝大家蛇年龍馬精神, 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