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 西方企業一敗塗地】
【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 西方企業一敗塗地】
天機子
2023年,美國向中國進口了7.4萬輛汽車,佔據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的1.4%,佔據中國總產能的0.25%。俄羅斯去年進口了90.9萬輛中國汽車,是美國的12.2倍。自此之後,美國選擇了閉關鎖國,以後不進口中國汽車。
去年,伴隨華為mate 60 Pro手機的推出標誌着美國發起的的科技戰已經全面失敗。美國當年之所以敢發動科技戰,是因為美國自認為自己掌控了芯片供應鏈80%,以為自己有絕對優勢,但結果也不能將中國芯片科技弄死。美國在芯片領域原本有絕對優勢,尚且鎩羽而歸,更何況其他沒有勢的項目。例如,蘋果公司(Apple)在2024年放棄電動車計劃,宣告全面失敗。蘋果公司在2014年啟動了聲勢浩大的泰坦(Titan)計劃,準備在2028年推出震憾全球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結果到了2023年,中國的比亞迪(BYD Auto)已經在銷售了。因此,蘋果公司只能投降,放棄計劃。同一時間,德國奔馳(Benz)宣布,因為普及度與速度未達預期,所以不再堅持於2023年前在主要巿場全面轉向電動車銷售的目標,這代表奔馳要重新回到造油車的老路上。由此可見,美國與歐洲汽車公司在電動車上宣布全面投降,因為完全看不到希望,被中國的優勢全面壓倒。
2023年,中國打敗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根據國務院在2024年剛出爐的工作報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佔全球超過60%,並有機會在五年內超過90%,因為在新能源汽車的所有供應鏈和技術上,中國全部都實現了一己之力打遍全球。在核心技術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佔全球70%。在產業鏈上,中國實現了完全獨立研發。在關鍵的電池領域,中國在全球十強之中佔了六席,佔據了全球巿場73%。
雖然美國產業已經空心化,但依然不能沒有汽車。2023年,美國依然生產了1136萬輛汽車,少於中國的3011萬輛,但仍然是全球的第二大汽車生產國。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目前美國汽車行業整體就業人數為450萬人,是美國的最大產業,因此是美國僅存的最後工業亮點。然而,美國和中國的工業差距太大了,跟本無法競爭。例如,在電動車領域上,中國可以關起門來進行內循還,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如果世界沒有了中國,全球汽車產鏈便切斷了。
從2022年開始,美國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如臨敵,採用了各種手段進行防禦。美國聯邦政府早就頒布了一系列法案,禁止美國企業採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同時給了大量消費補貼予民眾去購買本土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達到每人7500美元。不但如此,美國各州政府也相繼跟進,再給予額外補貼,達到兩千至一萬美元。另外,美國又拿出270億美元的稅務減免政策,對本土電動車進行大補貼,並禁止從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部件。美國落足血本,為了把本土新能源企扶植起來,但最後蘋果公司也只能繳械投降,因為根本無法競爭,所以退出電動車巿場。例如2023年,美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是中國的5%,差距實在太大。
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打壓,無論在芯片或電動車的戰場上都已徹底失敗。看着美國逐步衰退,反而中國日漸增長,東升西降的格局已經形成,根本不能扭轉。現時,美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向蘋果公司學習,放棄鬥爭,全面投降,承認自己的失敗,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