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戰勝失敗靠成功經驗】

· 林伯強專欄
broken image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在12月公布一個有關青少年「失敗指數」的調查,該調查於12月初進行,一共有597位12至24歲青少年受訪,當中以10分為滿分的「失敗指數」最引人關注,該指數越高分代表越失敗,而「失敗指數」的平均分為5.6分。

有82%受訪者把「未達到自己理想或預期目標」作為失敗的定義,而被問到在造成影響最大的失敗經歷方面,有77%受訪者指出是與學業成就有關,48%則覺得與「個人能力展現或發展」有關,另外39%受訪者表示與「朋輩或人際關係」有關。

我們可以由調查結果見到,對於青少年來說,學業最容易令他們有挫敗感。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均是非常看重學業,由古時候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考大學,甚至補習社的興起,均是一種印證。香港社會過去把「好成績」與「有前途」畫上等號,更加深化這種思維,令到青少年在學校或朋輩之間,經常比拼成績,容易令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對於青少年來說,面對失敗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失敗當然會覺得不開心,但人生漫長,任何人都有機會面對失敗,不會一直只有成功。失敗並不可怕,最可怕是失敗之後令人頹廢。作為師長,我們需要循循善誘青少年如何面對失敗。例如,如果青少年因為考取90分不開心,師長應該用已經「做得很好」來做開導。如果,青少年因為考到60分而不開心,便需要共同探討原因,為下一次進步而努力。

其實,求學是一種態度,而不盲目的追求分數。作為師長,我們需要引導青少年人,把失敗轉化為成功,首先要改變我們看待失敗的態度。古語有云:「失敗乃成功之母」,雖然這句說話有其道理,但其實是自欺欺人。參考眾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其實「成功乃成功之母」才是真確的道理。首先,語句中第一個「成功」是較小的成功。例如,青少年達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成就,準時上學、交齊功課,這些便是「小成功」。其次,語句中第二個「成功」是較大的成功。例如,青少年勤力向學,在測驗中考中第一名。青少年在累積多個「小成功」之後,才能達到「大成功」。

香港普遍家長只專注於青少年有沒有「大成功」,往往忽略肯定青少年人的「小成功」。在沒有穩固的「成功基礎」之下,大部分青少年都未能達到家長心目中的大成功。每個比賽只有一名冠軍,每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在這種情況之下,只有極少數青少年可以達到「大成功」,而剩下來的便是失敗者,難怪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少年的「失敗指數」偏高。

所以,為了幫助青少年有成功經驗,作為師長首先要改變成功的定義。不要以青少年的本質來定義他們是否成功,例如青少年智商的高低、身裁是否健碩等等;反而要以青少年的行動來定義他們是否成功,例如青少年做到學校或社會的某層階的要求。另外,師長需要為青少年製造大量「成功經驗」,例如讓青少年分擔家務、賦權給青少年擔任學校或社會領袖、提供青少年展現才華的平台等等。唯有讓青少年不斷獲得「成功經驗」,他們才能自我肯定,在積累許多「小成功」的基礎下,達到更大的成功。

(文章是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web page counter